C114讯 7月8日消息(九九)伴随新兴业务涌现,千兆光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逐步向万兆光网迈进。万兆宽带为家庭、园区、行业等领域众多场景提供极致的光接入网络服务,将加速智能化、数字化与业务的深层次地融合,催生更丰富的应用。
在近期举办的2024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600941)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朝介绍,中国移动已经在多市启动万兆光网建设,推动万兆联家、联企、联算,铺就数字化转型与新业务发展的“快车道”。
张德朝指出,光接入网作为 “连接+算力+能力”的第一跳入口,构建基于光层OAM的50G PON+FTTR智能协同的新一代光接入网,全方面提升光接入网络的带宽、时延和覆盖等网络基础能力,并融合网络感知和网络切片能力,筑基万兆接入时代。
张德朝介绍,50G PON存在三大传输效应:线倍,导致光纤色散代价递增;更高的入纤光功率引入SBS非线性效应,导致功率预算劣化;增加一帧内每个ONU突发数目,可以明显降低上行时延,但同时对吞吐量造成影响。
此外,50G PON还存在6大技术挑战:对称50G系统上行光电器件带宽需达到50G;重用现网ODN,但线Gb/S信号色散代价不同;小型化、高隔离度的6波长OLT Combo光模块,支持三代共存;面向时延敏感场景,PON系统时延应小于350μs;网络切片满足多种优先级业务的差异化综合承载需求。
正因如此,张德朝强调,50G PON关键技术应包含新器件实现高功率预算,新模块支持多代际共存,新算法支持多速率兼容,新系统支持网络切片。
在新器件方面,50G PON相比10G PON,下行方向入纤光功率大幅度的提高,经过光纤传输可能会产生SBS非线性效应,导致系统性能劣化,张德朝建议通过在发射端添加低频包络调幅方法有效抑制该效应。
在新算法方面,50G PON应用至少支持25G和50G两种上行速率,需要引入oDSP技术实现不同上行速率、不同距离超高速突发信号的自适应均衡。
张德朝进一步介绍,中国移动一直积极地推进50G PON技术产业,2021年完成首个非对称50G PON原型系统现网试点;2023年完成首个对称50G PON系统现网试点;2024年完成首个三代全速率50G PON系统技术验证。今年4月在雄安移动现网环境下,中国移动完成首个面向ToB/ToH/ToC多业务、全场景综合承载的“三代五模”全速率融合50G PON现网应用示范。
张德朝同时指出,当前50G PON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功率预算、突发吞吐量等性能尚未完全满足商用要求,需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逐步提升50G PON系统性能。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体系化推进FTTR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基于光层OAM集中管控架构、Combo FTTR灵活组网、PON+FTTR协同、光+WiFi协同的FTTR技术体系。”张德朝说。
其中,FTTR集中管控架构将PON层OAM能力延伸到FTTR,实现固网端到端集中管控,为超千兆固网端到端切片构建奠定基础,以此来实现端到端智能化管控。
Combo FTTR灵活组网提出端侧Combo技术方案,即1代FTTR系统可支持2代PON局端随选接入,FTTR组网工作模式可按需远程管控,使用户得到满足无感持续升级带宽。
光+WiFi协同组网以FTTR主没备为控制中心,光+WLAN联合调度,实现域内Wi-Fi组网有序收发;以OLT为控制中心,实现面向FTTR密集部署场景的跨域无缝漫游。
张德朝介绍,中国产业主导FTTR技术标准走向,FTTR标准体系逐渐完备,需加速推进核心标准研制。当前ITU和CCSA第一代2.5G FTTR技术标准体系初步确立,技术标准发展进入成熟期;中国移动联合业界成功立项G.sup.CMAFP《接入和光纤驻地网络的协同管控》,PON+FTTR协同管控技术架构在国际达成共识并正式启动。
张德朝进一步介绍,中国移动也在持续推进FTTR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方案达成业界共识并落地应用,后续继续推进技术标准收敛及产业成熟。
张德朝表示,面向万兆接入时代,中国移动将继续携手产业链伙伴,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和探索,不断推进万兆宽带生态构建,促进基于50G PON+FTTR智能协同的万兆光接入网面向新架构、新业务和新体验的网业协同发展,为算网融合及智联家企提供更高品质的泛在光接入底座。
广汇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5.33亿元-6.99亿元 与中钧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已有103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92亿股,占流通A股51.7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07.53元。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限售解禁:解禁1.441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67%,股份类型:首发战略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